close
上回講到我坐地下的S-Bahn來到Berlin Friedrichstraße站,原本打算進去期待已久的淚宮參觀,結果因想坐Ringbahn而被摸門釘(吃閉門羹)...
IMG_5810.jpg
 
沒想到,想去的景點已經關門了…算了,調整行程先去Alexanderplatz。不過一場來到又見到電車站,於是我突發其想:這次就坐著電車Straßenbahn慢慢欣賞東柏林的地區。

IMG_5820.jpg

IMG_5824.jpg

於是,我就隨便登上了不知去那裡的電車,向著未知的地方出發。

IMG_5823.jpg

IMG_5825.jpg

順帶一提,我到了現在(2020年)都還記得,在車上可能是因為之前的行程有點太趕(棧主表示:跟去年暑假的日本Grad Trip相比這次已經輕鬆多了),我在車上睡著了,所以跟上回的Ringbahn一樣,照片不多而且將會有好多的廢話。

IMG_5826.jpg

原本我是打算細看西柏林進入東柏林社區的分別,只不過我忘了一件事...柏林的電車網絡大多都在以前的東柏林的地區裡,以及我剛下車的地方已經是東柏林的範圍了XD

IMG_5827.jpg

IMG_5828.jpg

等等,我在撰文時才看到...這不就是博物館島裡的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嗎?!

IMG_5829.jpg

好吧,說回正題,為什麼現在只有東柏林才有電車網絡而西柏林沒有呢?其實早在1865年已有用馬來推動的列車存在,至於現時你所看到的電車(Electric Tram,用電推動的列車,為了跟前者區分而多加闡述)則於1895年面世。本人覺得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柏林電車除了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電車網絡之一外,同時也是世界第三(自稱)大型的電車網絡,次於俄羅斯的聖彼德堡(St. Petersburg)和澳洲的墨爾本(Melbourne),不過是不是真的就要留待別人考究了,因為個人覺得柏林現在的電車網絡範圍雖廣但只局限於東柏林區,更何況中歐和東歐各大城市的電車有可能更大,好比說布拉格和布達佩斯。

IMG_5830.jpg

20世紀初柏林的電車網絡相當強大,1924年當BVG成立時已經有89條路線,總長度達634公里,如果現在還是這樣的長度的話我就相信是世界第三大的了。只不過,二戰爆發使柏林的電車走向下坡,二戰末期更令整個電車網絡垮掉。棧主也有一些不專業見解:除了因為要省油而要停用次要的交通外,也有可能是因為S-BahnU-Bahn和私人汽車的興起而令電車發展萎縮。二戰以後柏林被一分為二,從此柏林的電車網絡「暫時」各走各路:

IMG_5831.jpg

先講東柏林,本人覺得共產國家大多都有個共通點,:它們都傾向保留和繼續發展電車系統,至今我都想不到原因何在,如果大家去過中歐和東歐也不難找到電車網絡。不過當然不是全部啦,好比說立陶宛(Lithuania,其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即使成為蘇聯的加盟國後至今都沒有電車系統,無軌電車/架空電纜巴士倒是發展得不錯)和斯洛文尼亞(Slovenia,其首都盧布爾雅那/Ljubljana的電車早於1958年南斯拉夫時期已經廢止了,取而代之的是巴士系統至今。)

東柏林之所以保留電車系統有可能是要參考「大佬」蘇聯首都莫斯科規劃方式:以電車為骨幹連接各區。而棧主就覺得,營運要錢拆掉也要錢,反正東柏林對交通的資源不多,還不如保留下來繼續用,雖然東柏林於60年代曾有想過停用電車,不過從未實行。

至於西柏林,它們的觀點就跟對家相反,它們覺得電車是個過時的交通工具,更何況當時的柏林已經有發達(且由東柏林營運)的S-BahnU-Bahn網絡,加上當時的政府想把柏林打造成以汽車為主的城市,於是就把西柏林內的電車路拆掉,取而代之的就是巴士。兩德合併後,電車網絡還是以東柏林區為主,不過也開始有少量路線延伸到西柏林的區域,好比說於2006年才啟用的Berlin Hauptbahnhof2014年迎來第一條電車線(然後於2015年再迎來2條)。

時至今日,電車還是東柏林地區的主打交通之一,一看到電車路就代表你正位於東柏林的範圍內(也有例外,因為西柏林也沒有廢掉全部路段)。但是西柏林有沒有可能會再見到更多新線?柏林政府的確有計劃過,不過以其財力就真的很難說,但有一點我敢說:在歐洲,(復)建電車也算是一種潮流,一種復興。以前的政府,好比說西柏林政府,覺得電車是個過時的交通工具,笨重的電車走在繁忙的街上很容易會造成交通擠塞,而且戰後開始興起汽車大眾化,普羅大眾可以自行買車駕到你想去的地方,而且已經有U-Bahn了還要電車來做什麼?

對於這點,很意外地,日本動漫烏龍派出所也有討論過相關的問題(至於哪集就請大家自行調查吧!),東京以前也有為數不少的電車線路,但現在就只餘下都電荒川線(點我去看吧!)。理由?跟西柏林的立場如出一轍。那麼廢掉電車後就解決掉交通擠塞的問題嗎?大家大都去過東京吧,你覺得一天到晚都可以塞車的城市有沒有改善過呢?

近年來各國意識到以汽車為主打來帶來空氣污染,依賴汽油和泊車困難等種種問題,於是多國(好比說英國,法國,西班牙等西方國家,當然也少不了建超多的中國啦)開始增建公共交通,其中電車較受歡迎。為什麼?

1. 電車雖然會堵路,不過只要建專用路段就可以啦;如果沒空間的話,可以利用各種方式(票價)去吸引人使用,從而減少路上的汽車數目

2. 電車雖然要用電,但可以利用再生能源來發電,而且不會排放廢氣,對環境的影響減少

3. 在眾多的交通工具裡,巴士雖成本低較靈活但載客量有限,地下鐵載客量高但成本也高建設需時,電車的回報率因比地下鐵的成本低(不用多建隧道天橋)對乘客方便且可與路面共用,所以對中型城市來說是個很好的選擇。例子?單是德國都有幾十個了。


說著說著,我就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

IMG_5832.jpg

此時,我看到S-Bahn的標誌,不如下車吧。

IMG_5833.jpg

這是哪裡?這裡是Schönhauser Allee站,也是Ringbahn的中途站之一。

IMG_5834.jpg

IMG_5835.jpg

既然一場來到(幾分鐘),我也覺得有點義務來介紹這個地區的,所以說請容許我用幾句來個簡單的介紹好了:Schönhauser Allee站位於東柏林的Prenzlauer Berg區(正確來說應該是Pankow大區轄下的一個分區),跟上回題及過的Wedding跟健康泉(Gesundbrunnen)區一樣也是個物價較低的分區(所以吸引了年輕家庭定居),也因為如此在東西分裂期間這裡已經是個次文化的集中地,時至今日Prenzlauer Berg區因為保留了超過300棟歷史建築且被士紳化(讀地理的人一定會知道是什麼)而演變成文青區。

大家可能會有興趣了解更多吧?基於本人是個不文青,對於這個範疇真的沒深入探究過,所以就跟平常一樣丟些網站給大家訓練一下英語:

https://www.tripsavvy.com/prenzlauer-berg-berlin-neighborhood-4155663

https://worldofwanderlust.com/exploring-berlins-neighbourhoods-prenzlauer-berg/

https://awesomeberlin.net/berlin-prenzlauerberg-neighborhood-guide

我暫時只找到這些而已,看來如果有人想來個Ringbahn一圈遊又有個車站要下車了。


IMG_5836.jpg

IMG_5837.jpg

IMG_5838.jpg

結束了電車之旅,我就來到旁邊的U-Bahn站:

IMG_5839.jpg

IMG_5840.jpg

登上U-Bahn U2線就來到Alexanderplatz

IMG_5841.jpg

IMG_5842.jpg

IMG_5843.jpg

因為今天是星期日,商店又全關了…那就隨便看一下好了,反正明天還在柏林。所以說...是的,這次是精華篇,更詳細的介紹跟照片就明天再續啦!

IMG_5844.jpg

IMG_5849.jpg

時間不早了,我也要準備回去了。因為下回的內容跟這篇的標題無關,所以就會另起新文當作過渡,反正還不是什麼坐著火車隨便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raveler90s 的頭像
    traveler90s

    90後環球小棧

    traveler90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