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回講到我到訪了位於柏林西面市區的一個大宮殿,夏洛藤堡宮,雖然我沒進去裡面參觀而是留在花園裡,不過對於會留在柏林久一點而又想找些景點去逛逛的人來說夏洛藤堡宮是個好選擇。參觀完了卻又不想走回頭路,然而當我看到了鐵橋的時候我就知道又有東西看了:

IMG_5779.jpg

IMG_5780.jpg

上回的很明顯的柏林是S-Bahn,於是我就就步行去最近的S-Bahn站,反正過了橋走3分鐘都到車站了。

IMG_5782.jpg

IMG_5783.jpg

這個車站叫Jungfernheide站,想去夏洛藤堡宮的人也可以在此下車走約700米。

IMG_5784.jpg

IMG_5785.jpg

IMG_5786.jpg

我原本的確在想這個車站只是個小站,但是當我來到月台時這個想法就消失了。為什麼?因為此站會有快車停靠。

IMG_5787.jpg

而且幾分鐘後就有RB回去Berlin Hbf.

IMG_5788.jpg

至於S-Bahn那邊,每10分鐘就有車來。不過好像有些東西不太一樣...

IMG_5789.jpg

翻看手機裡的Google Map我才知道(本人沒打算來到這裡的),原來這裡是Ringbahn的車站。

IMG_5790.jpg

Ringbahn是什麼?我相信沒什麼中文Blogger會為大家介紹的,簡單來說就是環狀線。柏林跟其他地區的S-Bahn不一樣的地方有兩種,第一就是像下圖這樣:

IMG_5791.jpg

有看過上兩回的大家應該明白我想說什麼的了,以下是針對那些沒看過的人而撰寫的:大家從Stuttgart到萊茵河地區再到Hannover時都有看到S-Bahn吧?它們都是跟那些高速和中長程列車共用路軌的,而柏林(還有下站漢堡也是)則因歷史發展原因而有獨立的路段,不單使用了第三軌來供電外就連電壓也不同於人。

IMG_5792.jpg

IMG_5793.jpg

既然是環狀線大家就要坐上對的方向了,坐錯了要繞一大圈才去到目的地。S41是順時針,而S42是逆時針。你要坐哪個方向的車?只要在顯示板找出最近你目的地的大型車站就可以啦,反正坐錯了就當作是柏林繞圈圈遊覽好了。此時,我的列車到了,等我上了車再說吧!

IMG_5794.jpg

登上了列車,窗外的風景就這三張...因為過了幾個站就到了下車點。既然如此不如我好好為大家介紹一下Ringbahn好了,反正定了主題就不要浪費啦!

IMG_5795.jpg

IMG_5796.jpg

IMG_5797.jpg


Ringbahn全長37.5公里,比起山手線的34.5公里長一點點,但是兩個環狀線的經過卻截然不同...

Ringbahn早於19世紀中已有計劃,當時為了連接柏林市區裡各大站(大都已經不存在了,唯一存在的只有Ostbahnhof柏林東站)而在街上建了路軌來連接,不過為了不影響路面交通故只會在深夜時響著號運作。想當然的,當時的市民肯定怨聲載道啦,因而開始有「在城外建一條獨立於路面的鐵路」的念頭,這就是現今的Ringbahn了。當時的柏林沒現在那樣大(雖然都沒倫敦巴黎那樣大),Ringbahn所經之處當時大都還未發展,因而有足夠的空間建路軌,而且當時的計劃主打貨運和長距離客運而建的。到最後,Ringbahn1867年動工並於1877年啟用。

二戰後柏林亳不例外地被嚴重轟炸,因此以前的大站已不復在,因而形成現今的模樣。只不過,二戰過後盟軍四國瓜分柏林,之後便迎來了冷戰以及之後的大事:兩德分裂,以及柏林圍牆。柏林圍牆令柏林分開成資本主義的西柏林(西德)以及共產主義的東柏林(東德),同時也令柏林市內的鐵路也被強行分開成兩部分。怎樣強行?就拿U-BahnU8線為例,U8一共有24個車站,貫穿柏林的南北面,分裂後東柏林把U8線於自已領土(而且都是位於市區中央)的車站全部關閉,故當時的運作如下:

U8線的南面一共有6個屬於西柏林的車站,進入了東柏林路段後不停站一路直上直至再次進入西柏林的範圍,停了1個站就到了北面的總站。

至於Ringbahn,它也逃不過被分開的命運,而且比起U-Bahn它的情況更糟:Ringbahn被分開成兩個路段,兩國的列車不能互進對方領土,西柏林雖然擁有較長的路段,但因當時西柏林的S-Bahn是由東德政府旗下的東德鐵路營運,其營利通通都會到東德政府的手裡,因此西柏林的居民發起杯葛S-Bahn運動,因此西柏林S-Bahn的客流營利通通下跌,當中包括我之後將會於淚宮篇會提及的Stadtbahn(這不是電車,而是S-Bahn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杯葛運動到最後怎樣?西柏林S-Bahn有一半的路線網絡停用,包括Ringbahn的西面,感覺就像是日本鄉郊地區的中小型車站那樣,當大家在網絡上看80年代柏林的照片時你就會發現跟現在差很多。有見西柏林的慘況,東德鐵路同意把營運權轉移到現今的柏林公共交通公司(也就是柏林的票區)BVG才讓西柏林S-Bahn起死回生。

柏林圍牆倒下以及兩德合併後,分開多年運作的柏林鐵路開始回復原狀,多年關閉的車站重見天日,與此同時當地交通局也開始著手把Ringbahn西面分階段重新運作(棧主覺得之所以沒一次過重新運作是因為西段較長且日久失修,工人又不是特別多而且德國政府沒什麼錢,以前賺到的都要填補給前東德的虧損),到最後於2002年終於把Ringbahn變回一個環狀線。順帶一提,因為最終開通的路段裡有個站叫Wedding,所以宣傳刊物都把那天叫Wedding Day(婚禮)XD。當然啦Wedding只是個地名而已,而且是柏林市內其中最貧窮的地區,不過因為Wedding的消費較低所以同時也吸引了像是學生和藝術家進駐,所以在那裡不難找到特別的餐廳酒吧,以及在湖裡游泳!

Ringbahn是否柏林的山手線?我覺得不是。為什麼?

1. 歷史,正如上面我所說的。

2. 山手線一到繁忙時間就變得超級擠,至於Ringbahn...繁忙時間是比較多車不過一定不會像東京那麼誇張。

我都花了半篇來介紹Ringbahn,大家有沒有打算像山手線那樣想利用Ringbahn一線遊覽柏林呢?在這裡我要先說對不起,因為可行性不大。柏林的主要景點相當集中於市區(Mitte區)內,遊客較多用到的車站,例如Hbf.FriedrichstraßeAlexanderplatz Brandenburger Tor和動物園站等,都不在Ringbahn的範圍裡,S41/S42線都沒停靠;而Ringbahn則是圍著市區走,所到的社區大多都是住宅區,對比之下沿線的景點真的不多,所以來到柏林如非很多時間真的不太需要Ringbahn

但是!如果你想來個特別一點的行程,不想走尋常的觀光路線的話,不如試一下坐著Ringbahn欣賞柏林的另一面吧!本人在網路上嘗試找與Ringbahn有關的特色行程,結果真的找到,而且有好幾個:點我點我點我點我(這篇只有德文,請善用翻譯)就找到的了!


講了那麼久,不知不覺就來到這個車站了:

IMG_5798.jpg

「各位乘客,Berlin Gesundbrunnen/ 柏林健康泉,到了。需要轉乘S-Bahn S1S2S25S26線,U-Bahn U8線,以及長距離列車的乘客,請在此下車。

順帶一提,剛剛在我舉U8線的例子時,不是說過分裂期間經過東柏林後的西柏林北段只有2個車站嗎?健康泉站就是北行的總站,直至1977年再延長兩個車站,而現時則變成一個重要的轉車站。

IMG_5799.jpg

因為坊間真的沒什麼有關柏林的健康泉站區的介紹,相信大家不會介意本人在我轉車時花點時間來介紹吧?反正介意的都放棄看了,無所謂!

IMG_5800.jpg

大家真的不要小看柏林健康泉站,一個對普通遊客來說知名度不高的車站,實際上它是柏林四大車站之一,自柏林出發的ICE/IC列車裡其中一個始發點,也是DB車站分級裡最高的車站之一。最值得一提的是,由柏林到波蘭Szczecin(斯塞新)的直達列車只會由本站出發!車程只需2小時內,如果沒有任何問題的話。

柏林健康泉站於1872年落成,建成當初除了是Ringbahn的一部分外,同時也是柏林-斯塞新鐵路的一部分,因此成為柏林的交通樞紐之一,並於1897年迎來第一次的改建。當時斯塞新叫Stettin(斯德丁),是德國的領土內的一個港口城市,於二戰後成為波蘭的一部分,就如Gdansk(德文名Danzig)那樣。1930U8線落成,成為日後分裂後西柏林北段的車站之一。1939S-Bahn的南北隧道正式開通(也就是等一下我會坐的路段),允許列車穿越地下柏林市區到南部大站Anhalter車站(已於1952年停用,兩日後會到訪一下)。好景不常,二戰時19452健康泉站被空軍炸毀。

二戰後至兩德合併期間的故事大家都應該猜到了吧:戰後重建,之後兩德分裂而把Ringbahn強行分成兩部分,健康泉站成為西柏林段的總站之一,之後西柏林段會被杯葛而將會被荒廢至90年代。至於長距離列車服務,戰後不斷減少服務並到最後於1952年停止服務,健康泉站的重要性下降得十分嚴重。

時間跳到兩德合併,健康泉站迎來第二次改建,過時的設施被拆除路軌和月台被重新設計,就連附近的配套設施都被重新規劃。雖然有點遲,不過包括重生的Ringbahn和南北S-Bahn線到最後於2002年才正式通車。不過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自2002年重新通車健康泉站於13年間居然沒有一個車站主體,整個車站只有有蓋的樓梯和月台。如果只是一個小型的車站我覺得沒問題,不過這是一個大型的轉車站沒有車站大堂你說驚不驚奇?你現在所看到的車站大堂(我沒到訪過)其實於2015年秋天才啟用的!



跟其他柏林地區不同,Gesundbrunnen之所以翻譯為健康泉(意譯)而不是音譯是因為這個地方以前的確有健康泉存在,正確來說應該是溫泉。我之前也說過歐洲人跟日本人一樣喜歡溫泉,所以才有像WiesbadenBaden-Baden的渡假小鎮存在,更少不了布達佩斯。溫泉於1748年被人所發現,經當時的國王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也就是前回提及過的無憂宮的設計者之一)的有條件允許之下(條件就是:我可以給你經濟上的協助,但是一定要開放予大眾才可以),健康泉一躍成為當地人的消遣之地,而且也有房間可以留宿,就連國王也有住過,健康泉也逐漸繁華起來。根據資料,以下的地址就是當時溫泉渡假區的所在地:


檢視較大的地圖

到了19世紀後期,健康泉地區跟旁邊的Wedding(就是剛剛大家在開Wedding Day玩笑的那個Wedding)一齊併入柏林市的一部分,從此以後這裡成為藍領階層的主要聚居地至今。只不過,當時的環境完全不像現今那樣舒適,當時的健康泉區都是密集且像豬龍城寨的公寓大樓,Meyers Hof就是其中之一。與此同時,當時的旅館注意到健康泉所帶來的人流(跟錢),因此都在附近建大大小小的啤酒園區(Beer Garden,一個可以讓人享受到啤酒的地方)和紅燈區,一舉成為柏林的一個娛樂區。

既然這裡有溫泉,為什麼從來都沒有人介紹過呢?這個答案其實蠻好笑的,就是因為在1891年在泉源附近的大樓正在建造下水道時意外地破壞了泉源,因此健康泉再也沒有溫泉了...是不是很好笑呢?苦笑的笑(棧主覺得這就是破壞了龍脈的例子...)。

進入20世紀中期,大家都大致知道會怎麼樣吧?二戰後什麼都被炸掉,然後重建成現今的模樣。而事實上...的確是這樣,但也有下文:戰後這裡是法屬範圍,因此健康泉區是西柏林的範圍內較為繁華的地區...直至東西德分裂為止。為大家補充一點,在興建柏林圍牆之前東西柏林人可以自由出入,健康泉正正位於邊界旁邊,所以當時吸引了不少東柏林人來消費,正因有點依賴東柏林的客源所以東柏林自封以後繁華不再。但是有危自然有機,東柏林封關後因為租金和消費比較便宜所以70年代時吸引了來德國工作的外地人(a.k.a.土耳其人)來定居,所以健康泉有較多的移民人口。時至今日,兩德合併令柏林鐵路回復正常,Ringbahn逐步復活,車站旁的商場—Gesundbrunnen Center—於1997年啟用,健康泉站也大力發展成現今的模樣。

順帶一提,由1924年至1974年間健康泉區曾經有座叫Stadion am Gesundbrunnen的球場,但由於二戰雖有損壞但之後有再重建,只不過因為球場太細了以及之後的財困問題所以進駐的球隊哈化柏林(Hertha BSC)最終決定把球場的地賣掉並拆除,同樣的位置現在已建成住宅大廈了。

講到這裡,到底Gesundbrunnen站附近有沒有東西值得參觀?放心,是有的,不過真的不多(你有找到的話請務必告訴我,又或者是自己再寫一篇就好)。好比說站旁的公園,Humboldthain,那裡有戰前建造的高射砲塔(Flak Tower)開放予人參觀:

undefined

(圖片來源:Wikipedia)


檢視較大的地圖

另外,這裡也是Berliner Unterwelten柏林地下世界的售票處和入口的所在地,有興趣了解他們(包括我自已)的話點我就到了官網了。


檢視較大的地圖

 


講了那麼久,我就來到另外一個月台轉車,快點上車吧!

IMG_5801.jpg

終於趕上了...趕什麼啊又不是在亞洲!

IMG_5802.jpg

現在我就坐著S-Bahn南北線來到一個叫Friedrichstraße的車站:

IMG_5804.jpg

Bahnhof Berlin Friedrichstraße/柏林腓特烈大街車站,這個車站來頭真的不小,而且是真真正正見值著柏林冷戰時的歷史,這裡我將會經過幾次。為什麼?等到兩天後的淚宮篇自有分曉。

IMG_5805.jpg

IMG_5806.jpg

現在就讓我為大家看看這個站吧:

IMG_5807.jpg

IMG_5808.jpg

車站外面:

IMG_5809.jpg

IMG_5813.jpg

IMG_5814.jpg

站旁便是Weidendammer Brücke,一座蠻華麗的鐵橋:

IMG_5815.jpg

IMG_5816.jpg

幾乎每個歐洲城市都有自己的河流,而柏林的叫Spree/施普雷河:

IMG_5817.jpg

IMG_5818.jpg

走了一段路,剛好看到有電車站。我就突發奇想:

IMG_5819.jpg

「柏林的電車可說是東德/東柏林的產物,不如就坐著電車到真正的東柏林吧!」

IMG_5821.jpg

IMG_5823.jpg

於是,我就來到月台,眼前一見電車我按下快門後就準備上車了。

IMG_5824.jpg

反正Berlin Welcome Card都包了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不用就真的浪費了。
arrow
arrow

    traveler90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